中国早期在完成了核武器试验计划以后,就不断谋求大力发展自己的"三位一体"战略核打击力量。所谓"三位一体"是指从空战战略远程核轰炸,核打击。从 海洋潜射导弹实施远程战略核打击。从陆地发射远程战略导弹。截止2009年中国实际尚未真的进入"三位一体"战略核打击能力。
所谓"战略核打击"一般通常意义定位为核打击射程超过"远程"(路基核导弹定义为:中远程3500-7500公里。远程(也称作:洲际)核导弹一般 为:7500-9900公里。远程洲际导弹:9000-10000以上。即可以跨越1-2个洲际范围实施打击。)从陆地发射的中国有DF5A远程洲际弹道 导弹。具有射程10000-12000公里,可以搭载200-300吨级当量以上的路基核打击武器。因此陆基洲际核打击计划,中国已经早在70年代就完成 了。
海基核导弹打击计划。其核导弹射程范围与陆基划定基本相同。但是不同的则是,一种说法是"海基战略导弹核潜艇在本国海域实施‘被动核反击'打击。"这 个发射模式等于说潜艇基本是在"不出家门"情况是,实施对洲际以外他国的核打击。这个打击手段潜艇只作为"水下机动平台"而主要是依靠导弹射程来决定打击 范围。中国目前装备的JL-2潜射核导弹。最大射程大约8800公里。如果采用此类方式打击。也属于"洲际核打击"。
另一个说法就是,核潜艇以机动形式出击到一定距离,实施核打击。这样就是以潜艇出击"距离"+导弹射程来定义。例如:如果094型核潜艇出击到距离美 国西海岸大约2000公里海域。发射核导弹实施打击。那么这就等同于1枚"最大射程"在14000公里以上的战略路基核导弹。他可以完全覆盖甚至超越美国 本土范围。(美国本土横向直径要小于8000公里)。截止2009年,中国大约装备了2艘094级导弹核潜艇。因此中国基本具备了这种能力。
空中核打击能力,也有两个不同范围。早期是单纯按照轰炸机航程定义。原因是早期航空技术有限,且核武器小型化过程并不完善,因此早期各核大国基本是采 用"空投核弹"这个概念来实施空中核打击,因此这就需要飞行距离很远的"洲际核轰炸机"。例如美国空军的B-52轰炸机,它的内部弹仓早期设计,就定义了 "核打击"概念。因此基本上生产型B-52轰炸机都具有"核打击"搭载能力,无需在改装。其飞行航程也超越洲际。后来美国空军又装备了B-1B战略轰炸 机。也具有上述特点。苏联战略轰炸机如:TU-95,TU-22/26,TU160,.也都具有此类特点。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以及核武器小型化进展以后, 投掷型核弹逐渐被空射核巡航导弹。类似"核装载"的美制"战斧巡航导弹"。苏制AS-15"肯特"巡航导弹。这样做法主要是实施一种可以战区外打击敌人的 能力,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轰炸机损失比率。同时核武器小型化和空射巡航导弹出现以后,由于搭载能力平台要求逐步降低,因此很多"战斗/轰炸机"也可以使 用核打击。例如:F-111"塘鹅"。A-5攻击机(一款)。等等但是由于飞行距离差距所以只能算作"战术核打击"。(所谓:早期作战半径。是指战斗机依 靠自身搭载油料基数为准。后期有了加油机,则可以更加扩大。但是空中战略核打击力量,目前所说的还是一次性油料基数为准。)
但是中国在这里就存在了不足。中国空军目前仅有一种勉强可以算作是"战略轰炸机"的苏制老式TU-16"獾"式轰炸机。中国名称为"轰-6"。(中国 目前还在不断改进它,但是预计他最大服役期只能达到2020前后)。"轰-6"最大转场飞行距离可以达到5800公里。实施中低空巡航攻击。其作战半径最 大可以达到3600公里(大约2250英里。在中国很多网络报道中,是直接采用英文翻译报道。而英文报道中一般说"B-6具有最大飞行距离3600 最大作战经为1800-2200"但是其单位是英里。而不是公里。1英里大约等于1.6公里。这一点可以看出英制与公制概念在翻译中很少受到重视。 5800公里航程大约就是3600英里。而2200英里作战半径大约就是3600公里。美国,英国报道中数据一般都是英里)
中国空军目前总计有大约120架TU-16轰炸机以及改进型。但是,早期引进型号苏联给中国的是"非核武器"运载型。后期改进其中只有20架-30架 具有核搭载能力。它的改进后核弹仓可以搭载1枚中小型核弹,大约当量为9-15万吨级。当其核搭载时候,最大作战飞行半径约为2400英里也就是大约 3800公里。可以基本覆盖整个东南亚地区。最新改进的"轰-6"型安装了新的D - 30KP涡扇发动机。其最大作战半径提高到2400英里(外部搭载4枚DH-10导弹,DH-10导弹空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550-1000公里大约折合 340-620英里)。如果这个计划用于核搭载能力的"轰-6"那么他将具有4000公里左右作战半径。(但是依旧属于洲际内轰炸机)。
中国空军目前总计有大约120架TU-16轰炸机以及改进型。但是,早期引进型号苏联给中国的是"非核武器"运载型。后期改进其中只有20架-30架 具有核搭载能力。它的改进后核弹仓可以搭载1枚中小型核弹,大约当量为9-15万吨级。当其核搭载时候,最大作战飞行半径约为2400英里也就是大约 3800公里。可以基本覆盖整个东南亚地区。最新改进的"轰-6"型安装了新的D - 30KP涡扇发动机。其最大作战半径提高到2400英里(外部搭载4枚DH-10导弹,DH-10导弹空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550-1000公里大约折合 340-620英里)。如果这个计划用于核搭载能力的"轰-6"那么他将具有4000公里左右作战半径。(但是依旧属于洲际内轰炸机)。
目前中国空军已经完全结束在"轰-6"基础上研发新大型轰炸机计划,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基本没有新的可供"参考"的大型轰炸机蓝本。
轰-8诞生计划
因此中国在研制了"轰-6"随后的70年代中,打算以此为蓝本研制自己的新一代"远程轰炸机"即现在所说的"轰-8"计划。70年代早期中国计划在原 有"TU-16"基础上扩大机身,同时安装4台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"斯贝"发动机。作为一个新的远程轰炸机计划。当时预计它的实际效果基本可以达到美 制B-47能力,部分接近B-52。
1970年开始中国在原有生产型TU-16基础上,扩大了该机机身增加了舱内搭载容积。同时以4台英国MK512"节油型"发动机取代了2台原有的苏制发动机。斯贝发动机是中国在引进英国"三叉戟"2E型民航客机获得的。
"轰8战略轰炸机"的死亡
在实验阶段中国并没有早期使用"轰-8"这个代号,仅以"轰-6I"作为改进型号编号做了1978年首次试飞。并且取得了成功。它的最大飞行距离从原 有(标准载荷)的5800公里提高到大约8060公里。作战半径从3600公里提高到大约5000公里(核搭载)。也就是说它从2250英里提高到大约 3120英里。基本达到了洲际轰炸机要求。原计划在1979年进行"轰-8"定型。但是最后由于1980年中国对军费开始大规模消减。由于"斯贝"发动机 维护费用较高。因此该计划下马。但是由"斯贝"派生型发动机研制的"轰-7"却得以存活。
"轰-9隐身战略轰炸机"诞生计划
就此中国打算自行研制一款新的轰炸机。当时美制F-117"夜莺"隐身轰炸机正值"青春年少"的风头之际,因此中国打算以此研制一种隐身洲际轰炸机。 这个计划整体开始于1995年预计在10年完成。也就是大约在2005年前后,中国按计划将研制出新的"轰-9"隐身战略轰炸机。但是由于一方面海军计划 兴起,另一方面,隐身技术突破方面在2005年以后才开始获得最大进展。同时还有早期俄罗斯拒绝销售TU22。等诸多因素造成至今该项目还处于"无公开" 阶段。但是随后俄罗斯在05-07年之间不断对华推广其TU-22-M3计划。可看出这个计划至今还在犹豫。此外在欧洲被击落的F-117也是导致计划拖 延的一个方面。
中国空军将会使其现有的"轰-6"轰炸机继续现代化,已达到可以延续使用到2020年的目的。但是中国空军已经不再采用"Tu-16"基础来研发新的 大型轰炸机计划。但是由于中国"三位一体"核计划中最大薄弱环节就是"空中战略核打击"计划。因此中国空军还是打算寻求新的"参考"蓝本。1995年中国 空军启动了一个新的大型战略轰炸机发展计划,这个计划早期中国打算采购俄罗斯的TU22"逆火"轰炸机作为蓝本。想以采购数架TU22"逆火"轰炸机作为 母本,随后派生出自己的新一代远程洲际轰炸机。众所周知,TU22是苏联时代曾经赫赫有名的"Tu-26逆火"轰炸机的"改型编号"(原来的TU22被称 作"眼罩"是一种近似早期"米亚4"的大型轰炸机,最大特点是发动机位于飞机垂尾两侧。教练型拥有上下结构的驾驶舱。而70年代曾经恐惧欧洲一时的"逆火 "轰炸机,它的原来编号是TU26后俄罗斯改为:TU22)。但是中国采购计划先后数次被俄罗斯拒绝。此外中国空军打算采购Tu160"海盗旗"轰炸机计 划也遭到了拒绝。